青島為明學校第三周升旗儀式暨國旗下的演講: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秋風送爽,告別了夏日的炎熱與焦躁,迎來了秋天的寧靜與成熟。9月11日,青島為明學校新學期第三次升旗儀式在灑滿秋日暖陽的操場上如期舉行。在全校師生的注視下,在雄壯莊嚴的國歌聲中,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承擔本次升旗儀式的高一元培班同學手中冉冉升起。
鴻鵠高翔,一舉千里;天道酬勤,舍我其誰。元培班是高中部的重點發(fā)展的項目,在班主任老師任麗芳的帶領下,元培班的31名同學個個精神飽滿,意氣風發(fā)。他們以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迎接新一周的開始,以成為“厚重、大氣、高遠、時尚”的為明學子為新學期目標,把踏實、勤奮的班級氛圍傳播到為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升旗儀式上,韓宇航、王潤東兩位同學以“青春是用來奮斗的”為主題,為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激勵人心的國旗下演講。下面,我們一起欣賞:
敬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青春是用來奮斗的。
習大大曾說:“青年朋友們,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只有在青春時奮斗過,不論成功還是失敗,未來我們才不會感到后悔與無奈。只有奮斗過才知道這其中的驚險與刺激,這其中的精彩與趣味。成功也好,失敗也罷,不必計較。成功了,心中高興,為自己驕傲;失敗了,不要沮喪,重新收拾心情,總結經驗,從頭再來。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青春,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于那些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拼搏的人,永遠奮斗不止的人。
在奮斗的年齡絕不能選擇安逸,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忍別人不能忍的痛,未來才可能收獲別人得不到的幸福。奮斗為日后在社會上的競爭增添了"籌碼"。要留住詩意遠方,不遺憾于"我本可以"。
在農耕時代,一個人讀幾年書,就可以用一輩子;在工業(yè)經濟時代,一個人讀十幾年書,才夠用一輩子;到了知識經濟時代,一個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如果在最好的年華錯過知識的積累,在前行的路上缺乏求知的后勁,書寫人生篇章的過程往往會舉步維艱。正如農民工的勸學留言所說:
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上你的任性;
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不奮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
一個人老去的時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敗,而是我本可以。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揚帆,沒人幫你啟航,
只有拼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對我們來說,努力學習與奮斗,這是我們成長的必修課,就讓我們從這一分鐘開始,刻苦努力、不懈追求,在學習的道路上將一點一滴的知識積累,在人生的旅途中將一方一寸的風景珍藏,讓自己的青春放射出燦爛而耀眼的光芒!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真正的青春永遠屬于那些不懈努力,力爭上游,忘我拼搏的人。只有吃別人吃不了的苦,忍別人忍不了的痛,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體會別人體會不到的幸福。兩位同學引用河南農民工在教室黑板上寫下的勸學留言“不奮斗,你的才華如何配得上你的任性;不奮斗,你的腳步如何趕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以此來激勵所有同學:拼搏,奮斗,不為自己的青春留下一點遺憾。
升旗儀式最后在高一元培班同學集體背誦《勸學》的瑯瑯誦讀聲中結束。經典名篇激勵著為明學子學而不厭,求知不倦,不負青春韶華。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這是《勸學》中的名句,也是元培班學子發(fā)奮讀書的真實寫照。我們相信,在雷校長的領導下,青島為明學校必將在求真求實的道路上,走得更遠,走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