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上午,山東省科學研究院主辦了山東省小學數學“教研大講堂”基于數學文化的“數與代數”專題教學研討會。青島為明學校小學部老師踴躍參加,抓住機遇加入學習群,并用釘釘錄屏的形式與老師們共享,以此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也方便老師們留檔進行二次學習。
研討會安排了兩場報告,來自濟南、威海、臨沂等地市的各位專家教師分享了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并針對教學設計及課例進行點評。
來自威海的梁娟校長執(zhí)教《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一課:梁校長用點子圖形象的展示計算的算理,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在圈一圈、數一數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同樣來自威海的王曉萍老師分享了基于數學文化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教學設計及課例點評。
臨沂的安娜教師執(zhí)教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一課:采用情景教學法,取材源于生活,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算法的區(qū)別和聯系,進一步理解“先分后合”轉化的數學思想。鄭玲玲老師分享了基于數學文化的《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
耿倩倩老師執(zhí)教《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任課教師把乘法口訣與豎式相結合,教學方法十分新穎。丁莉老師以及魏會老師交流基于數學文化的《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筆算》的教材分析及教學設計。
7月22日上午,于華靜主任《基于數學文化的教材分析框架與改進研究》以及威海所學校老師《基于數學文化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單元整體教材分析及修訂建議》。通過兩場報告的聆聽老師們感受到了加強數學文化學習的必要性,反思日常數學文化的教學。
通過兩場報告的聆聽老師們感受到了加強數學文化學習的必要性,反思日常數學文化的教學。
本次線上教研讓老師們體會到了不一樣的數學教學,不一樣的數學文化,在日后的教學過程中青島為明學校的老師們將以理論為基石,在實踐中探求將數學文化數學思想融入到課堂中的最佳方法。做研究型教師、學習型教師,不斷研究不斷學習,青島為明教師一直在前進的路上。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
在線客服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