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為明學校教師發(fā)展學?!课抑v我的教育故事: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三尺講臺,辛勤耕耘十余載;披星戴月,收獲辛酸,收獲滿懷;教書育人,神圣使命時時在;無私奉獻,愛心澆灌幼苗早成材!即使做不了大樹,我寧愿做一株小草,當春風襲來,帶給大地一片生機,告訴人們:我曾經(jīng)綠過!
——題記
“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氣,她最終的任務,是把自己獻給你。”2017年9月,帶著渴望與自信,我走上了三尺講臺,泰戈爾的言切錚錚,一直鞭策、激勵和鼓舞著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為師者的真諦。
一、學高為師,教學之路勤于探索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人、造就人、發(fā)展人。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成為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為此,我不斷涉獵新知識、新信息,在搞好常規(guī)教學之余,從不滿足現(xiàn)狀,不間斷學習和研究教材教法。在新課改實踐中,我用新課程改革的新觀念、新理念、新方法來打造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學行為方式,不斷重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教學中遵循“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注重從興趣教學入手,根據(jù)孩子們的不同特點,琢磨出多種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法,推崇個性和能力的培養(yǎng),課堂教學既嚴謹有序又充滿樂趣,學生學得扎實、學得輕松,不知不覺中收獲了知識,思維得到了開發(fā)。
二、德高為范,為師之路嚴于修身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作為一名教師,良好的道德操守才是學生學習的典范。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往往被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模仿在行動上。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努力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學生,注意自己點點滴滴言行的影響。我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嚴于律已、率先垂范。一直以來,我既處于學生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又處于時刻被學生效仿之中。所以,當我要求學生努力學習時,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和刻苦鉆石的精神,當我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時,沒有指手劃腳,拈輕怕重,而是和學生一起參與勞動的全過程;當我叮囑學生遵守紀律時,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紀班規(guī)……,終于,有人主動彎腰撿廢紙了,有人早晚主動開關電燈了,有人主動下課為學困生講解題了……,從學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時也驗證了“言傳身教,身行一例、勝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愛心為線,溫暖孩子純真心靈
“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作為班主任,我一直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孩子,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孩子,以豐富的知識引導孩子,以博大的胸懷愛護孩子。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細致入微,在班級管理方面,一直遵循“讓孩子個性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自信、樂觀的性格,并教育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她堅信老師對學生理性的愛,能喚醒學生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激發(fā)他們揚帆前進。五年級的時候,班里有個男孩叫董禹宏,他學習不好,所以不敢在同學面前發(fā)言,只要站起來就緊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同學們都替他著急,他也成了班上有名的“膽小生”。為了幫他練習膽量,經(jīng)常在課上提問他,都是些很容易的問題,怕他遇到難題緊張就更不敢說話了。并且私下經(jīng)常找他談心,鼓勵他。我發(fā)現(xiàn)他的語文很好,在學校每周的語文晨讀中,就試著讓他帶著大家朗讀。他竟大膽的走上講臺,而且毫無羞澀的讀了起來。同學們也很激動,在他的領讀下,都放聲地讀了起來。這以后語文課上的一分鐘演講,他也能夠大膽的走上臺來。有一位同學曾這樣評價他的演講發(fā)言。他說:“老師,今天董禹宏的演講雖然不是很流利,但是他終于可以大膽地走到前面來了。我覺得他今天是最棒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勇于向自己挑戰(zhàn)!”我聽了之后很是欣慰,看著孩子們的成長,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老師的細心關愛就像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五載春華秋實,付出的是汗水和淚水,收獲的卻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充實。泰戈爾說:“果實的事業(yè)是尊貴的,花的事業(yè)是甜美的”,我想說:愿做教師這一葉的事業(yè),謙遜地垂下綠蔭,努力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為學生們遮風擋雨,看著他們昂首闊步地走向理想的殿堂!
永遠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就會從教育中得到無限快樂。永遠用責任的目光審視自己,就會在教育中獲得不斷成長。
——小學部教師 孫靜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