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語綻芳華 聚力共提升||青島為明學校初中部“為明新課堂大賽”語文組展示課紀實
教學有道
研續(xù)精彩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新課標要求,進一步更新教學思路,優(yōu)化教學方法,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效落實大單元教學設計理念。青島為明學校初中部語文組開展了公開課展示活動。
此次活動初中部語文教師們精心準備,遵循新課標理念,聚焦核心素養(yǎng),體現(xiàn)大單元設計,以嫻熟的教學技藝,奉獻出一堂堂高水平的示范課。課堂上,教師們導入新穎,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教學設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師生互動活躍,教師以鼓勵性語言和飽滿的熱情感染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初一年級
張曉老師執(zhí)教的《散步》在研讀語文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基礎上,依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緊扣單元主題和閱讀要求,設計出以“親情”為主線,關注文章的故事美、情感美、人性美,注重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并行發(fā)展;學生在閱讀的情境中進行文本的探究,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尋找美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將自己的獨特體驗表達出來。
曾芳老師執(zhí)教的的《寫人要抓住特點》寫作課,教學過程分為四步:情境激趣、聚焦寫法、佳作引路、片段訓練。老師為學生搭建臺階,從細節(jié)描寫的具體化到寫寫眼前人,由淺入深,梯次跟進。這節(jié)課突出片段訓練和細節(jié)指導,突出跟著課文學寫作、跟著名篇學寫作、跟著同學學寫作;由詞到句,由句到段,由片段到成篇,引導鼓勵學生具體而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從而樂說,樂寫。這節(jié)課上,同學們多了一雙觀察的眼睛,更多了一顆善思的心和一枝生花的妙筆。
初二年級
胡海洋老師執(zhí)教的《古詩賞析——寫景抒情詩》,通過寫景的詩句導入課程,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同時,引導學生快速進入主題情境。進而點明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有目的的學習。胡老師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體、作者和寫作背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本文寫作特色、作者感情和文章主旨。最后舉一反三,用課外古詩再次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胡老師語言或奇妙,或雋永,或精辟,讓學生在聆聽中享受,在交流中感悟,享受到“如沐春風”的溫度和美感。
周曉君老師執(zhí)教的《記承天寺夜游》首先用獨特的導語設計來吸引學生。那溫潤的月色,曾牽動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其次,老師通過委婉的追問達到增加課堂溫度的目的。自然順暢地指向本課的教學重點,又不著痕跡地引導著學生學習游記散文時要關注作者生平經(jīng)歷,理解作者感情變化,引導著學生關注文章重點段落、重點語句并加以賞析,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賞析的方法。再次,老師的課堂語言與本文的語言相匹配,充滿了詩意和感染力,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言語的熏陶。
孫曉宇老師執(zhí)教的《第三單元復習課》,孫老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問題探究的形式啟發(fā)學生理解句子含義,疏通文章大意,為理解作者情感打下基礎。對于文章中的疑難之處和體會山水風景中的情感,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積極探究,各小組派代表暢所欲言,增強了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更深層次的體悟到作者情感,更好的復習了本單元內(nèi)容。這節(jié)課上,學生不僅學會了知識,更與古人成為了知己,理解文人情懷。
初三年級
李彩霞老師執(zhí)教的《湖心亭看雪》。李老師的課堂既輕松活潑,又緊張有序。李老師以大問題入手,開篇問學生兩個問題: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西湖?你讀出了一個什么樣的張岱?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深入閱讀文本,解析出西湖景物描寫的句子及其寫法,西湖雪景的特點,人物性格特點等小問題,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到文本的魅力,文字的美感。最終圍繞一個“癡”字,引出文章復雜的主題與情思,讓學生在深入思考和探究中自然發(fā)現(xiàn)和領悟知識,了解人物心理,培養(yǎng)審美情趣。
王金惠老師執(zhí)教的《現(xiàn)代文閱讀復習專題》。本節(jié)課,王老師從四個方面展開,首先給學生明確近三年青島市中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常考考點有哪些;其次以所做的兩篇中考閱讀真題為本,以此幫助學生明確閱讀題答案的得分點有哪些;然后引領學生回顧、總結記敘文中考中常見的題型有哪些,幫助學生理清復習方向。通過實戰(zhàn)演練,讓學生先獨立完成相關練習,教師再對各個知識點給出錦囊妙計,讓學生對答題技巧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技巧,直擊中考。有序高效的三個循環(huán),將知識點練熟練透,相信孩子們在考試中會更游刃有余!
范曉紅老師執(zhí)教的《故鄉(xiāng)》,從讀課文,知情節(jié);觀環(huán)境,析人物;品析“路”,解主旨;用所學,做類文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分析環(huán)境、楊二嫂、閏土和“我”的改變,概括人物形象。探究人物變化的根源,把握小說的主旨。范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努力“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強調(diào)語文教學要“注重閱讀引導,培養(yǎng)讀書興趣,提高閱讀品位”,這堂課深度挖掘文本內(nèi)容,啟發(fā)學生思維梯度性提高,引導學生在思中領悟主旨。
課后,老師們積極參與評課,聚焦新課標理念的課堂落實情況,積極發(fā)言、各抒己見,老師們在評課議課中不斷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學其所長,研有所得,營造了濃厚的教研氛圍。
此次活動為教師們創(chuàng)造了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鍛煉教學基本功的機會,有效地促進了全體教師教學相長、共同進步。教以潛心,研以致遠。愿我們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共同領略語文教學路上最美的風景。